中国食品网-粮油味业。
产区行
粮油味业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粮油味业 > 要闻 > 正文

这些传言只是听着“科学”哦

2019-06-05 11:03        来源:天府早报

  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既有“接地气”的汽车加油、不粘锅涂层等生活类谣言,也有“高大上”的量子计算机等前沿技术谣言。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谣言

  不粘锅的表面涂层中含有会致癌的全氟辛酸铵(PFOA),用不粘锅炒菜会致癌。

  真相

  无研究表明“不粘锅致癌”

  不粘锅的常见涂层有特氟龙涂层和陶瓷涂层。全氟辛酸铵的作用是将特氟龙涂层牢牢固定在不粘锅表面。

  目前并没有任何研究表明,人群血液中检测到的全氟辛酸铵是源自对特氟龙厨具的使用。因为除特氟龙的制造外,全氟辛酸铵也被广泛用于制造其他产品,包括防雨外套、织物保护层、防火套管及密封带。

  实验室数据表明,高剂量的全氟辛酸铵暴露与动物模型的癌症发生有相关性。不过,根据国际癌症机构的划分,全氟辛酸铵属于2B类致癌物,即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了一定的致癌性,但是对人类的影响不确定,证据不够充分。而且,在制造不粘锅的加热过程中,绝大部分全氟辛酸铵已被破坏。因此,在合格的不粘锅厨具中,全氟辛酸铵的含量是极微量的,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谣言

  给汽车加油时,故意只加半箱油,临近耗尽再去加油,这样能减轻车辆负重,可以省油。

  真相

  只加半箱油不省油还伤车

  一般的家用轿车油箱容积在50升左右,一箱油的重量约为35公斤(50升×0.7克/毫升=35公斤)。少加半箱油也就减轻十几公斤,这个重量相对于汽车1000多公斤的自重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实际生活中车里少拉点东西更好一些,因为加不满油还需要多跑几次加油站,耗油和省下来的油相差无几。

  实际上,油箱长期不加满油,不但起不到省油的作用,还会伤车。这是因为汽车的油泵在工作时温度较高,浸在汽油中可以有效降温,如果油箱中的液面总是过低,就会影响油泵散热,缩短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如果油面过低,遇到路面不平,汽车颠簸时油泵会经常抽空,加重发动机负担,导致车辆损坏。

  谣言

  微波炉有辐射,加热后的食物非常不健康,因此日本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使用微波炉,韩国和中国也将跟进发布相关禁令。

  真相

  根本不存在“放弃微波炉”一说

  在近期日本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没有任何跟“微波炉禁令”有关的权威报道。而韩国2021年停止生产微波炉、中国2023年禁用微波炉技术的传言,更是子虚乌有。

  这条消息其实来自于俄罗 斯 讽 刺 新 闻 网 站Panorama.pub的一篇恶搞文章《到2020年,日本最终放弃微波炉》。Panorama.pub只是一个讽刺新闻网站而已,它发布的所谓新闻都是虚构的。

  虽然微波炉确实存在辐射,但是这些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并不会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微波炉中的电磁场只对食物中的水起作用,它在封闭环境下对外界的影响很小。正规厂家生产的、带有3C标志的微波炉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谣言

  隔夜茶一般是指茶叶浸泡超过12小时以上,或者是搁置了一晚上的茶。喝隔夜茶会致癌,主要原因是隔夜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致癌物:亚硝胺。

  真相

  隔夜茶致癌没有科学依据

  生成亚硝胺的基础物质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胺类在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为4mg/kg,肉类约为3mg/kg,蛋类约为5mg/kg等等。

  在人们日常膳食中,绝大部分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像“过客”一样随尿液排出体外,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化成亚硝胺。所以,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只有过量摄取,且身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才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茶叶本身富含维生素C和茶多酚,反而成为了合成亚硝胺的天然抑制剂。

  因此隔夜茶致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从营养和卫生的角度来讲,隔夜茶中的诸多营养物质均有流失,而且微生物含量会上升。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发生变质,还会因个人的身体情况造成潜在性伤害。

  谣言

  肠胃不好可能会把消化道深处的气味带到口腔里,造成口臭。

  真相

  绝大多数口臭和肠胃无关

  胃和食管之间存在着肌肉,像阀门一样阻止胃内的食物、气味往上跑。绝大多数口臭跟肠胃无关,而是与口腔内的细菌有关。口腔可谓是细菌的温床,气温合适、酸碱度合适、到处都是食物——食物残渣、脱落的口腔上皮等。食物残渣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包含有机物质,比如蛋白质等。在细菌的作用下,蛋白质发生分解,会形成硫化氢等臭味物质。这些物质挥发出来、进入空气,便形成了所谓的口臭。

  谣言

  在人体的母乳、羊水、尿液中都发现有防晒霜的成分存在,这证明防晒霜中某些成分被人体吸收的水平过高,对人体有害无益。

  真相

  适量涂防晒霜利大于弊

  这条流言出自《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参与该研究的受试者连续4天、每天4次在全身75%的面积涂抹防晒霜。实际上,一般人很难涂抹到这个剂量。同时,受试者处于室温下,而在实际生活中,涂抹防晒霜都是在室外,流汗等也会让部分防晒霜流失。

  该研究虽然说防晒霜被吸收,但并没有说明吸收的成分对身体有害,也没有否定防晒霜的效果,并且在结论中明确提到“这项实验结果并不能表明个人应该避免使用防晒霜”。谣言属于断章取义、过分解读。

  事实上,如果不涂抹防晒霜的话,会大大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还会导致皮肤老化,所以涂抹防晒霜是利大于弊的。

  谣言

  科学家使用量子计算机逆转了“时间之箭”,可以让时间倒流。

  真相

  量子计算机与“时间倒流”无关

  量子计算机与“时间倒流”无关确实有论文称“用量子计算机逆转了‘时间之箭’的方向”。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宇宙的生命周期137亿年里,每秒钟观察100亿个电子,电子的反向演化只会出现

  一次,并且倒回去的时间也不足百亿分之一秒。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宏观上不会出现“逆向”操作。

  实际上,这一研究跟时间旅行或者时间逆转没有任何关系。“标题党”新闻的出现不仅仅给量子计算招来恶评,还会伤害科学本身,让科学离公众越来越远。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

分享到:

上一篇:服用维生素D或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下一篇:火锅开进网红景点 意在与四川文化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