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15:19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15日讯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副司长晁铭波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优质粮食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注重向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倾斜,助力全国200多个贫困县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晁铭波表示,鼓励“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订单收购、土地托管等,建设种植加工基地,开展科学种田,质量、产量、粮价“三提升”,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取得良好示范效应。
他举例,贵州省实施特种优势粮油订单种植720万亩,为种粮农户创造收益93.6亿元,惠及115万农户,其中贫困户近30万户,户均收入3100元以上。山西通过建设“山西小米”产业联盟,打造企业联合体,销售额突破7亿元,辐射带动贫困县30多个,辐射农户9万余户,带动户均农民增收5000元左右。支持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阜南县引入中化农业、中粮贸易等示范企业,托管种植30万亩优质小麦,可助农增收6000万。
上一篇:【新闻故事】市长“带货”赛网红
下一篇:河南“粮”上做文章“农”上谋新篇